全部評論: 0條
藝家人訪談設計師:張金天
張金天,現就讀于丹麥技術大學,學習工業設計與工程創新。他是丹麥門薩會員,也是IF獎和紅點獎的獲得者。本科的機械工程到碩士的設計與創新,造就了他的“腳踏實地”。
他的故事
爺爺那一輩在蘇聯留學,表哥表姐在英國讀書,可以說他生活在留學世家了,于是,他本科跑去丹麥讀書——機械工程。后來他碩士讀的是設計與創新。當我們問他為何突然間從機械工程轉變到設計與創新的?他說,可能他是屬于那種比較腳踏實地的人吧!
他說,“機械工程就是研究機械內部的東西,什么齒輪啊,軸承啊,各種力的分析;設計與創新更注重用戶體驗與外形設計,這兩種結合有個好處,就是你設計的東西肯定能做出來。我現在設計一個東西,會考慮到里面的一個原理,如果設計的玩意兒讓別人造不出來,抱歉,我不是這樣一個類型的人。至于這樣會不會限制我的想象力,我覺得想象力這玩意兒不能瞎想,也是要基于客觀事實?!?/span>
當然,除了日常的讀書、企業實習外,他還曾因好玩兒跑去門薩俱樂部,與高智商的人一起聚集起來探(chui)討(chui)交(niu)流(bi)~
張金天作品
別太認真
他的設計方法論,就是追隨自己的內心,靈感來了,設計流程都是沒有用處的。
他說,“我第一次拿那個iF獎,我就是在大馬路上看到街頭藝人在拉手風琴,然后我就覺得這玩意兒比較靠譜,手風琴的這個結構正好是有在我的設計上,然后馬上就設計出來了。這玩意兒,然后我跟你說,靈感還是比較重要的,方法其實可以作為輔助,但是別太認真。舉個例子,每個人成功都有不同的途徑,比如說馬云的成功,你再怎么復制馬云,你也不可能成為第二個馬云?!?/span>
張金天作品2
Q&A
14-15年您做個歐盟智能包裝項目的實習,有什么收獲嗎?
這個可以跟你說一下,但是不能說太多,我進去的時候還屬于保密階段。包裝這玩意兒怎么說呢,現在的包裝,你就是要做一個模子,做完了之后不能換。那咋辦呢?就說這個智能包裝,你的包裝模子就可以變大變小,就是這個樣子。比如一個酸奶盒,我要做一個像飯盒那么大的,你按照原來的那一種,酸奶盒子就做成酸奶盒子大小的模子就好了,這個模子就固定了,只能做酸奶;現在來說,你這個做酸奶模子的就可以變大變小,比較靈活一點。
其實沒什么感想和收獲。就好好的把活干完了就行。說實話,也沒有那么的嚇人。因為我的那個學校,基本上這個領域的人都知道,也不會出現欺負我們學校的人,在工業領域,我們學校出來的,人家基本上多會覺得可以的。就是這種感覺。
2017年IF頒獎現場
許多設計師認為參賽獲獎是檢驗了自己的設計與能力,對您來說又是意味著什么呢?
比賽這玩意兒怎么說好呢?首先你這個東西,必須得好,其次就得靠運氣了。我覺得比賽,首先就得證明一下自己,比如說你以后去應聘,對老板說你設計設計的老好了,你該說的時候人家不會笑話你,但是你總得拿出點證據來,有了這個獎,就能證明你就是一個好的設計師。我有這個玩意兒,別的應聘者沒有,這樣我被雇用的機率比較大。對于那些開工作室和已經工作的人還在參賽,以個人粗淺的看法,那是品牌的營銷而已。對于已經開公司的人參賽拿獎,你還有客戶,道理是一樣的,客戶肯定是要找一個非常好的公司給他設計,然后你跟他說,我有好幾個獎,這樣就能證明,我們的公司是不錯的。說白了,也還是一個證明。
IF頒獎現場留影
丹麥設計現在是什么樣的一個情況呢?
丹麥可以代表整個北歐的設計,它是設計界的一個標桿。因為設計分很多種。北歐有很多的設計理念,也被世界廣泛接受。北歐主打實用主義,越簡單約好,這就是它的理念,極簡的風格再加實用主義。我對這些的看法是,東西這玩意兒,如果極簡的話,用戶就容易使用。
東西如果簡單的話,他的制造成本就低,制造成本低的話,他的維修成本就低了。他基本上把可控的風險降到最低。
本文為藝家人原創,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